人民日报发布《构建校外艺术教育新格局》,文章中肯定了校外艺术教育对于国民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校外艺术教育是国民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艺术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将是对国民艺术的象征,艺术的新世界大门已经开启。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科类培训的减少,艺术培训再次成为了家长们选择的热点。有数据显示,双减过后,选择校外艺术培训的人数相较往年有了大幅提升。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的一项针对全国12个城市3-6岁儿童参加兴趣班的情况调查显示,高达65.6%的城市儿童参加过兴趣班。很多家长认为一定要给孩子培养一项兴趣爱好、多一门特长在未来就多一项核心竞争力,这也使得兴趣班成为了城市幼儿生活的标配。
此前,人民日报发布《构建校外艺术教育新格局(新语)》,文章中更是肯定了校外艺术教育对于国民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校外艺术教育是国民艺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艺术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家政策多次肯定艺术教育,泸州艺术培训
2021年10月2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为了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双减”落实的同时也在推动“双增”,即增加学生体育、艺术、户外运动和劳动的机会;增加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鼓励音体美机构办学,鼓励学生参加体育、美育培训。
此外,教育部也将音乐、美术、舞蹈、戏曲、戏剧和书法等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基本具备1项艺术爱好。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艺术课程纳入必修课范畴,要求艺术课程课时不低于总课时的9%。美育也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艺术不再是兴趣课,而是必修课,未来将有更多孩子学艺术。
为推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印发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确定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2个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
各实验区坚持典型引路,努力探索,勇干创新,积极实践,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开展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美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